全国风楼阁平台_风楼阁官网入口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入选教育部主题出版项目并完成出版

1.jpg

教育部主题出版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作者:吴子豪,闫庆武,李桂娥

出版时间:20239



专著简介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而导致资源枯竭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资源开采业进入衰退期,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可采资源量减少和产业经济发展停滞等一系列问题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步伐破解资源诅咒实现城市产业升级,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探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科学评价它们的转型能力和发展潜力,并提出适用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png

1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


研究内容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以国家公布的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为研究对象,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图2),聚焦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现状、转型能力、发展潜力和发展协调度等内容构建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探明了我国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生态环境状况,揭示了它们的发展现状和转型效果,系统评估了这些城市的转型能力、发展潜力和发展协调度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png

2  技术路线图


部分内容摘要


耦合协调度模型用于分析事物的协调发展水平。耦合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实现协调发展的动态关联关系协调度是指相互作用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本书分别建立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图3),反映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发展现状、转型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三系统之间的关系


4.png

3  资源枯竭型城市系统内外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框架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综合发展现状在地域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图4)。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表现出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特征西部地区的昆明市东川区和东北地区的长春市九台区综合发展水平高,带动了相应地区平均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中部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较为集中分值处于中等水平东北地区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差距较小分值处于四个地区的低层次水准。



5.png 

4  资源枯竭型城市综合发展区域差异


在完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能力评价后,采用SPSS软件,对全国63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进行聚类分析,采用K-均值聚类法,通过迭代,将63个城市(地区)分到5个类别中,使得每个城市(地区)与其所属类的中心或均值的差距之和最小。经过计算,得出5个类别的最终聚类中心,并依据此中心划分城市(表1)。


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能力聚类

6.png


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平均值和五个指标平均值来看(图5)2020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综合评价指数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不好从五个分项指标来看平均协调指标最高反映了各城市在人地关系城乡融合方面转型较好相比之下平均开放指数为13.065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评价。


7.png

5  2020年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潜力评价


根据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能力、发展潜力和发展协调度的系统评估和分析,针对各个城市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来源并基于此为各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转型发展新动能给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转型内生动力聚焦民生福祉改善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优化转型发展外部环境措施与建议


作者简介


8.jpg

吴子豪,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新疆第三次科考项目子课题1项,另参与国家级课题5项。担任《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首届青年编委,以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多个SCI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资源环境遥感、空间统计分析与建模、数字土壤制图。E-mail: wuzh@cumt.edu.cn


9.jpg

闫庆武,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地理系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获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软科学一等奖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3部。研究方向:土地生态监测、3S技术集成运用、城乡土地利用等。E-mailyanqingwu@cumt.edu.cn


10.jpg

李桂娥,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在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中国环境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子课题1项等,入选2021年“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担任Journal of Rural Studies、Area Development and Policy等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匿名审稿人。研究方向:遥感与GIS应用、社会地理计算、空间统计分析等。E-mailgeli@cumt.edu.cn


目录


11.png

12.png

13.png